
張瑞圖?草書七言詩
ZHANG RUITU
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
張瑞圖與倪元璐、黃道周、王鐸并稱“晚明四大家”,他與后三家學書道路頗不同,他的書法淵源歷來鮮有論及者,從其作品亦較難考析他究竟宗法何人,故論者以為:“瑞圖書法奇逸,鐘、王之外,另辟蹊徑。”張瑞圖存世作品以巨制居多,而其書法所呈現的節奏和結字,往往別開生面,給人百草豐茂之感,并以其獨特的精神氣質賦予作品極強的感染力。
此《行書七言詩》為綾本立軸巨制,乃張瑞圖書法大成時期的典型風格。此作用筆最明顯的特征是以偏側之鋒大翻大折,因而突出了橫向的動態,一變歷來行草書家以圓轉取縱勢的筆法,而以方筆險峻峭利取勝。在翻折中,尖刻的鋒穎與銳利的方折尤為突出,加之緊密至不透風的橫畫排列,形成了折帶搖蕩的鮮明節律。誠如明末倪后瞻所評:“其書從二王草書體一變,斬方有折無轉,一切圓體都皆刪削,望之即知為二水。”此作在章法上疏空行距,壓緊字距,將橫直的筆畫密集在一起,縱橫牽摯,形成行疏字緊,黑白對比十分強烈的風格特點。統觀整幅作品,他那滔滔不絕之氣勢,率直自然之揮運,不拘常規之用筆,力矯積習,獨標氣骨,表現了其激越之情懷。
清代吳德旋云:“張果亭、王覺斯人品頹喪,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,豈以其人而廢之。”張瑞圖在藝術上敢于冒積葦束薪之忌,在書法用筆和行款上作這種有益之探索,此其精神氣骨可貴處,故而張瑞圖的書法迄今能在歷代書家中獨樹一幟。此立軸為其行書巨制,點畫豐茂沉雄,于在張瑞圖書法中亦屬上乘之作。